中試凍干機的工作過程基于水的三態變化(液態、固態、氣態),通過低溫冷凍與真空升華技術實現物料干燥,其核心原理及分階段操作如下:
一、工作原理
中試凍干機利用物質在低溫真空環境下直接由固態(冰)升華為氣態(水蒸氣)的特性,避免液態水對物料的破壞。其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:
預凍結:將物料溫度降至共晶點以下(通常-40℃至-80℃),使水分完全凝固成冰晶。
升華干燥:在真空(≤10Pa)和微熱條件下,冰晶直接升華為水蒸氣,被冷凝器捕獲并排出系統。
解析干燥:進一步加熱物料,去除殘留的結合水,使最終含水量降至1%-5%,滿足長期保存需求。
二、分階段操作詳解
1. 預凍結階段
目的:固定物料形態,形成均勻冰晶,避免后續升華時結構坍塌。
操作要點:
溫度控制:根據物料特性設定預凍溫度(如化妝品原料需-40℃以下,生物制品可能需-80℃)。
凍結速率:快速冷凍(如液氮急凍)可形成細小冰晶,保留物料微觀結構;慢速冷凍可能導致冰晶粗大,影響干燥后品質。
物料厚度:液體物料分裝厚度≤10mm,固體物料≤20mm,確保凍結均勻。
2. 升華干燥階段
目的:去除物料中大部分自由水(約90%),保留活性成分。
操作要點:
真空度控制:維持真空度≤10Pa,降低冰的升華溫度,加速水分排出。
加熱方式:采用輻射加熱或接觸加熱,提供冰晶升華所需能量(通常加熱溫度≤50℃)。
冷凝器作用:捕獲升華的水蒸氣,防止其重新凝結到物料表面。
時間控制:根據物料含水量設定干燥時間(如20-48小時),通過真空度曲線判斷干燥終點。
3. 解析干燥階段
目的:去除殘留結合水,防止微生物生長和化學變化。
操作要點:
溫度提升:將物料溫度升至接近允許的最高值(如70℃),加速結合水脫離。
真空度優化:進一步降低系統壓力(≤1Pa),促進水分揮發。
終點判斷:通過稱重法或電阻法檢測物料含水量,確保達到目標值。
三、關鍵參數控制
溫度:
預凍溫度需低于物料共晶點5-10℃。
升華階段加熱溫度需平衡升華速率與物料熱敏性(如疫苗干燥時加熱溫度≤30℃)。
真空度:
升華階段真空度≤10Pa,解析階段≤1Pa,以降低冰的飽和蒸氣壓。
時間:
總干燥時間取決于物料厚度、含水量及設備性能(如0.1㎡凍干面積的設備處理1kg物料約需24-72小時)。
四、應用場景與優勢
生物制藥:凍干疫苗、酶制劑,保留生物活性(如凍干后蛋白活性恢復率≥95%)。
食品加工:凍干水果、肉類,保留營養成分(如維生素C保留率≥90%)和風味。
化妝品行業:凍干高價值活性成分(如透明質酸、膠原蛋白),延長保質期至2-3年。
科研實驗:為實驗室提供標準化樣品制備手段,支持納米材料、藥物遞送系統等研究。
五、中試凍干機操作注意事項
預凍徹底性:若物料未完全凍結,升華階段會因液態水存在導致噴瓶或結構塌陷。
真空系統維護:定期更換真空泵油,清理冷阱冰層,防止抽氣效率下降。
加熱均勻性:采用導熱性能良好的物料盤(如不銹鋼),避免局部過熱。
安全防護:操作液氮或低溫部件時需佩戴防凍手套,防止凍傷。